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潜心读书破万卷,不平则斩两万剑(下)  (第2/2页)
漫天繁星。    郭大路盘腿坐在修炼广场央,抬头仰望星空,心多少有些迷茫,以他这个练法,要练多久才能追他和寇良才之间的差距?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狠狠地揍回去?    正当心的问号“?”突突往外冒个不停的时候,忽而看到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心头禁不住一阵颤动,刹那福至心灵!    无数个“闻鸡起舞”的画面一一从眼前闪过,数十本“剑法论著”的招式、理论、纲要轰然开解,七八个剑术教习提到的“剑道难点”豁然开朗,一满腔慷慨豪迈的磅礴正气喷薄欲出。    脑海漫天飞舞的剑招、蓄积十年的气势陡然汇聚,凝成一条横空而过的剑气长龙。    郭大路心若有所感,提剑起身,只见他袍袖翻飞,随意向前斩出一剑,剑气飞出至少39米!    许多年之后,人们提起此夜,如此描述道:“那一夜,郭大路仰望星空而悟剑,一夜连破数境,剑法终臻大成。”    第二天,郭大路便向寇良才下了战书,并在练武场,当着众多师兄弟们的面,一剑把寇良才挑飞。    众多师兄弟们,再次为大家奉献了“目瞪口呆”的一幕,同时整个宗门亦为之震动。    有鸟十年无鸣,一鸣惊人!    掌门程正叔大喜之下,遂将郭大路招为关门弟子,亲自指导。    七贤宗已有三十年无人成功登坛,程掌门压力很大,现在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位怪才,他绝对不会错过!    ……    ……    一年后,七贤宗弟子论剑七贤山,郭大路一剑败一人,独占鳌头。    同年秋,八大宗门讲会武,各派天才云集,郭大路手持师尊所赐不阿剑,盏茶间连胜八场,技惊八宗。    ……    又一年冬,师尊程正叔正式传授郭大路儒门正宗的“浩然九剑”。    对山八角亭,师徒二人一坐一站,谈论武,不亦乐乎。    “读书以善养浩然之气,挥剑则使其气充塞天地之间!”    “……剑气始出,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    “气冲于天,星辰变色;气行于地,河岳摇撼;气入九幽,鬼神震惊……”    程正叔口传诀要,随传随解,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方觉精力疲惫,当即袍袖一挥,道:“你且自去领悟,我小憩片刻。”    郭大路哪里会走,敬立一旁侍候,待程正叔醒来,亭外落雪已经有一尺来深。    ……    郭大路进入七贤宗的第三年,“浩然九剑”已学成八剑,还有最后一剑“舍我其谁”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他向师尊请求,想下山游历数月,师尊自然答允,并令他五月前必须返回,因为六月初七,便是杏坛开坛之日。    ……    四个月之前,郭大路带着不阿剑,骑着青牛下山,牛角挂着一卷《孟子外书》。    第五月,“青牛剑客”名动四方。    ……    “想明白了吗?”    六月初一,出发去杏坛的前一天,师尊问郭大路。    郭大路诚实摇头。    “那再继续想。”    师尊拍了拍他的肩膀,并不责怪。    ……    六月初七,杏坛开坛,群贤云集一堂,蔚为盛况。    登坛正式开始后,近万名才俊被分作五百组,沿着各自固定的台阶拾阶而,从坛下到坛顶,一共七十二阶,即七十二道考题。    原本看着风和日丽、普普通通的杏坛,在登坛正式开始之后,忽而风云变色,仿佛幻境降临。    第一阶的考题已经出现在各个考生的面前。    “默写《论语》‘学而篇’,并做简析。”    郭大路读书破万卷,类似题目对他而言,无异于送分题。    迅速答完过关,登第二阶。    其后考题的内容不出于四书五经,只是花样不同,郭大路见招拆招,过关斩将。    ……    到了第五十阶的时候,考题终于弃从武。    只见台阶场景转换,赫然化作武场。    郭大路没空跟对手们多做切磋,能一剑搞定的绝对不用两剑。    他一路拔剑一路斩,一步步逼近坛顶。    50阶!    55阶!    60阶!    66阶!    1    ……    正当郭大路踏第71阶阶梯时,忽然感觉到天降黄河之水,直要将自己冲击回地面。    郭大路大惊,转头一看,发现同样在70阶,立着一位身穿青衣的年轻男子,那年轻男子正持剑指着自己这边。    郭大路一眼认出那年轻人的身份。    书剑宗首席大弟子,令狐棠。    刚刚那“黄河之水天来”的剑意,便是出自他的看家绝学“倒悬山河”。    郭大路不及多想,一招“金声玉振”斩向令狐棠。    “今日即便不登坛,也要斩你两万剑!”    郭大路言出剑随,浩然之气勃发,连绵不绝地剑招,暴风骤雨般卷向令狐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