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乐上海:白玫瑰的绝调(全)_第二十一章〈暗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暗流〉 (第2/3页)

身T——叶庭光、陈志远、《上海文艺报》。

    主讲的nV同学一边翻稿,一边说道:

    「我们这组选择以《上海文艺报》为切入点,来讨论民初戏剧与都市传播的互动模式。这份报刊成立於1920年代初期,起初主打通俗戏剧评论与艺人访谈,逐渐成为当时文艺圈与影剧圈的重要平台,也与几个主要歌舞厅──像是盛乐门、天声班,有过紧密合作。」

    她翻过一页,语气微微压低:

    「1920年代中期,报社曾出现过一次经营危机,据说是因为某位当时主笔记者大幅调整了编辑与报导方向,从纯娱乐路线转向具有更多社会关怀的批评X内容。这一转变引发了当时文化圈的争议,也导致报社资金一度断裂。」

    一旁的同组同学补充道:

    「当时的说法是,一位背景极其低调的投资者介入,协助稳住局势──他的名字出现在一些旧帐本上,叫做叶庭光。之後,《上海文艺报》虽然保持表面上的X,但内部决策似乎也因此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主讲者继续说:

    「到了1933年中,《上海文艺报》再度陷入风波。有资料显示,当时社内某位核心成员,曾试图大篇幅报导一位戏曲名伶的复出动态,引起内部高层不满。而就在那段时间,原本的投资者突然撤资,导致报社几乎停刊,该记者也在几周後宣布暂别文坛。」

    小倩手中的笔顿了顿,眼神直直盯着投影幕上那行「1933年、文艺报、戏曲名伶复出」的字样。她下意识偏过头看了林泽一眼,两人四目相接,彼此眼中都是藏不住的惊讶与悸动。

    「你有想到……会在这里听到这个名字吗?」小倩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问。

    林泽皱起眉头,微微摇头:「不可能是巧合。戏曲名伶、报导风波、记者暂别……这根本就像是在影S——」

    「明珠跟陈志远。」小倩低声补完。

    林泽咬住唇,若有所思地望着讲台:「还有叶庭光。」

    她顿了一下,补了一句:

    「这些资料主要来自报社旧日的编辑日志与几则口述史访谈,内容片段零碎,但我们推测,《上海文艺报》从早年到後期,其实一直在文化与资本、艺术与立场之间摇摆挣扎。」

    投影画面中出现几张泛h的报纸扫描、剪报标题与一张模糊的团T合照,林泽认出其中一人极像盛乐门旧资料中那张「晚宴照」里的陈志远,心脏「咚」地一声一沉。

    讲台上,报告的声音还在继续,但对他们两人来说,彷佛已经变成背景音。那段被尘封的过往,在他们眼前一块块拼贴起来,不再只是戏剧史的注脚,而是案件里尚未说完的真相。

    「你不觉得……」小倩紧握着笔,声音愈发压低,「那位记者的暂别,也许不是单纯的辞职,而是被——」

    「b退的。」林泽接道,语气紧绷。

    两人同时回头看了坐在後排的周慧芝一眼。

    周慧芝正盯着报告学生的简报页,眼神沉静得近乎冷冽,却在他们回头的那一刻微微点了点头。她知道他们明白了。更多的话,下课再说。林泽与小倩对视一眼,心头震动——那是他们从旧资料中见过的名字与影像,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境下被提及,而且,是出自别人口中。

    班上学生反应各异,有人听得入迷,有人开始翻书对照资料,还有人开始讨论这冷门的议题。

    周慧芝听完报告後,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平淡却不失威严:「这组的资料整理得还不错,虽然文献有限,但叙事清楚,值得讨论。但我提醒大家一句,处理历史文本时,特别是涉及人物真实姓名的报导,务必审慎。历史不是剧本,错了一笔,就可能扭曲一段生命。」

    她顿了顿,目光略微转向小倩与林泽,语气不变:

    讲完後,她的目光再次扫向林泽与小倩,语气不动声sE:

    「赵同学、林同学,下课後来我办公室一趟。说好的补交作业还没看见,别以为期末报告就可以蒙混过去。」

    林泽一愣,还没来得及回答,小倩已经嘟囔:「怎麽每次都要被叫过去……」

    但两人都知道,这一次被「请去办公室」,绝不只是为了什麽迟交作业这麽简单。

    他们三人心知肚明,幕後那隐隐牵动命运的绳索,正在慢慢地收紧。

    —————

    在办公室里,百叶窗拉了一半,yAn光斜洒进来,落在桌上的几叠旧报纸影印件与泛h的笔记上。周慧芝坐在书桌後,推了推眼镜,静静翻着其中一份复印资料,神情b平常更凝重。

    林泽与小倩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两人都还带着教室里那GU惊心未定的情绪。小倩不再吊儿郎当,神情紧绷,手肘抵着膝盖微微前倾;林泽则一手支着下巴,视线不时扫过桌上那些资料。

    周慧芝合上其中一本资料本,开口的语气平静却有分量:「你们刚才听那组报告,有什麽想法?」

    「他们说的那些……应该是真的。」林泽先开口,语速放慢,「至少,我们查过的历史脉络里,这些关键字都出现过。」

    「那位nV学生的描述,几乎与我们找到的几则剪报、日志吻合,尤其是1933年中那段——报社内部的争议、资金断裂、戏曲名伶的复出……」小倩接话,一边指向桌上的某份报纸影印件,「这张我记得,我们也在盛乐门旧档案中看过。」

    周慧芝轻轻点头,指尖敲了敲那份报纸。

    「你们看到这段吗?」她指着其中一则小字新闻,「这是1933年9月的一则短讯——《上海文艺报》主编栏位暂空,据传因内部重组所致,某专栏作者亦宣布短期离开。」

    她又cH0U出一份笔记,上头用蓝笔圈起一行字:「记者陈××拟发文声援××复出案,稿件搁置未刊,疑遭删改。」

    「外人看来可能只是内部调整,但你们应该明白,这就是那场斗争的缩影。」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两人,「你们之前提过的——明珠的复出、陈志远的立场转向、叶庭光的介入——全都在这里。」

    林泽x1了口气:「所以……叶庭光原本是幕後投资人,撑起报社。陈志远想帮明珠翻红,惹怒了他?」

    「不只惹怒。」周慧芝语气转低,语速变缓,「那是一种挑战,一种夺权。他想让谁发声,就等於在决定谁被消音。」

    小倩神情微凝:「所以叶庭光撤资,陈志远失去了平台……」

    「而且不只是撤资。」她翻过一页,「这里提到:记者另转战影圈,旋即消声匿迹——你们觉得,这是自愿的吗?」

    两人沉默。空气像是被什麽压住了一样。

    周慧芝又cH0U出另一叠资料,「这份场次表,是我在旧档案库找到的,标示的是1933年盛乐门的演出安排。你们注意看主厅的排程——原本几乎被苏曼丽与几位歌星垄断,但从七月底开始,忽然出现了几场……明珠的名字。」

    小倩睁大眼:「她不是一直都在副厅演出吗?」

    「没错。但这段时间,她突然被排进主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