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7.王老师出马(求月票啊) (第2/4页)
么自己在这里玩呢?外面有好些小伙伴呢,你们去找他们一起玩吧。” 四五岁的小闺女说:“他们不跟我俩玩了。” 回学爹听到这话顿时悲愤,指着外面对王忆说:“王老师,你看见了、听见了,你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对不对?我家回学刚没了,家家户户都躲着我们了!” 王忆心里五味杂陈。 妈的这也太夸张了。 淳朴的乡情呢? 现在的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小时候的经历就挺惨的了,从小没了母亲少年失去父亲,可是老师对他格外关爱,同学的父母也没有因为他是孤儿就不让自家孩子跟他玩,顶多一些霸道学生会去欺负他。 但现在他都原谅那些学生了。 毕竟混的没有自己好…… 琢磨了一下这件事,他又暗地里摇摇头。 不行,不能轻易原谅他们,好歹去刺激刺激他们。 自己混的好,这些欺负过自己的人混的不好,如果自己不能去刺激一下他们,那自己不是白白混的好了? 再想一想,他又摇摇头。 自己觉悟怎么这么落后了?什么叫刺激刺激他们?这叫激励激励他们!是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这么想着王忆露出笑容,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而回学爹看着他又是皱眉摇头又是微笑点头,还以为他找到解决自家困境的法子了,赶紧点头哈腰请他进门。 王忆也赶紧进门。 他真挺想帮帮回学家里的。 这次回学家发生的事也真的对他冲击挺大的。 按照他对农村的理解,应该是乡情远比城里更浓、左邻右舍的感情甚至要比亲戚感情还要好。 远亲不如近邻嘛。 但百姓生产队现在展现出来的一面让他有些困惑。 他只能用大包干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财富观暂时冲击了底层老百姓的观念来解释,毕竟22年的外岛乡情还是挺浓的,波叔就对他一个普通的外岛子弟很照顾。 琢磨着这些事他们进屋。 回学家里条件不太好,屋子里家具都挺老旧,桌子腿和椅子背上都有修订的痕迹。 回学爹领他进卧室,为难的说:“自从孩子他爹走了,孩子他娘就一直吃喝的不好。” 听到这话,家里的大闺女懂事的去厨房端出个饭碗跑到床头对侧躺在床上的母亲说:“妈、妈,你快吃点饭吧,你昨晚上啥没吃,今早上啥没吃,你吃点吧。” 回学爹劝说她道:“英啊,你吃两口吧,你得为孩子着想,你看你不吃孩子也没心思吃,这不行啊,你不能饿坏你自己也不能饿坏孩子,你把孩子都饿坏了,咱家里日子不是更过不下去?” 床上的妇女蓬头垢面,她闭着眼睛摇摇头,死气沉沉。 回学爹说道:“你起来、你看看,天涯岛的王老师听说咱家情况后过来看你,王老师你是知道的,他本来忙活的很,特意过来看看你,你不能再不睁眼啊。” 听到这话回学媳妇终于睁开眼睛。 她看见王忆后扶着床头坐了起来,终于开口说话:“王老师来了?你说家里头这样、王老师你咋突然来了?让你看笑话了,家里头这个样子,让你看笑话了。” 王忆把提包放下说:“你家里的事我清楚,这不是什么笑话,谁家碰上这样的难事也遭不住。” 回学媳妇难过的哭了起来:“是呀,谁家碰上这事能遭得住?王老师你说我、我孩子还有我公婆咋这么命苦?咋就是我家碰上这事了?” “还有回学,你说他更命苦,你不知道我家回学过的都是啥日子,真的,外人都不知道!” “你说为啥大热天的他还能感冒着?他身子不行啊,没有营养,他平日里就吃一顿中午饭,就是因为在海上摇橹撒网的要干活所以吃一顿中午饭,早上晚上他不吃饭!” “我让他吃,他舍不得,晚上到了吃饭时候就抽两袋烟,说抽烟能充饥、能顶饿。” “其实他舍不得吃饭,只想把粮食省给老的小的,只想给家里挣钱攒钱赶紧把债都给打上。咱庄户人家,身上有债日子过的不踏实……” 潸然泪下! 回学爹听的更难受,蹲在门口一个劲抹脸。 王忆掏出手绢递给回学媳妇,说:“我们队里的汉子也这样,我知道,男人当家不容易,这种心情我理解。” 这话不是空口白话。 家里外头有债务,里头有父母孩子,回学每天睁开眼就是外面有好几张嘴要债、家里好几张嘴要吃饭,他一个男人压力得多大? 外岛好些男人都是过的这样苦日子。 一直到现在天涯岛都有些男人不吃晚饭,就跟回学一样,他们到了饭点抽点散烟叶子说能充饥。 实际上这哪能充饥?他们是从牙缝里省点粮食。 纯粹是自欺欺人,这样摇橹那能有力气?撒网收网哪能有力气? 可是这年头好些家庭过日子真的全靠从牙缝里往外省,到了海上没力气他们会随便弄点海货填肚子,比如小螃蟹小虾都能吃,他们靠这个来出力气。 回学媳妇听他有共情,哭的更厉害:“王老师,我守着你我说实话,我真后悔那天让回学去扎海,我就该铁了心劝他歇一天。” “可回学这个人啊真的是个老实人,他跟我说家里还有债还有孩子吃饭,他还想供孩子念书,他说孩子得念书才有出息,他就拿你来举例,说你念了大学有本事,去城里能认识干部、回生产队能领着社员发财。” 1 “他想从家里也供出一个大学生来,所以他得拼命的干活,唉唉,你说啊,老天爷,谁能想到他把自己的命给拼没了呢?” 此时妇女哭的更厉害却泪水要少了。 真是把眼泪哭干了。 王忆对他们家大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