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存放_庄庆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庄庆帝 (第4/9页)

以是被人布置的,以此来怀疑在西夏素有贤后之名的常端长公主实为不妥,是西夏妄图挑战大周宗主国的地位,该打;另一方则认为轻易战争实为不妥,然此事的确事关大周作为宗主国的颜面,应该派人前去西夏仔细调查,不应该祸及百姓。

    得益于开国皇帝对其皇女的爱护,大周延续至今,几乎没有皇室公主和亲属国之事。当年夏怀王亲至大周求娶常端长公主,更是立下誓言,唯常端长公主所出之子可以继承西夏。先帝不想嫁女,奈何常端长公主愿意,才不得不应允了。

    故而大周自上到下,对西夏三王子的不识趣十分不满。

    至于那西夏使臣,被大周强硬的态度吓坏了,毕竟他在来之前,三王子可没说过大周会为了常端长公主而向西夏发动战争啊。

    西夏国力虽然不弱,可真要打起来,自是远不及大周的,何况昔日怀王登基也是经历了一场叛乱,国力看似强盛实则内里还是虚空的很。

    这使臣虽然是受三王子嘱托,可也不愿看着西夏被战火燃烧,很快就将三王子的谋算都告诉了鸿胪寺的人。

    得了最新消息,鸿胪寺立刻向庄庆帝汇报了情况。

    庄庆帝冷笑一声,“让赵青率军队向西夏前进,就驻扎在西夏边境之内,让杜涛带人去将常端皇姐和成柔接回大周,若是西夏有半点异动、或是皇姐和成柔有分毫损伤,即刻发兵!”

    “臣遵旨。”

    西夏使臣得了鸿胪寺的意思,立马赶回西夏,生怕因为三王子这个蠢蛋,而让整个西夏都为常端长公主陪葬。

    1

    另一件事则是皇帝的生辰。

    庄庆帝生于七月初九,距离他的生辰虽然还早,但今年比较特殊的地方是皇帝二十有五了,算得上是个较为正式的生辰。加上皇帝初登极位,大办一场也未尝不可。

    庄庆帝思索了一会儿,“若能将常端皇姐和成柔平安接回来,朕也算是了却先帝的另一桩心事,cao办一场也不是不可。”

    因皇子稀缺,几位长公主待庄庆帝还是极好的,当年八王被撺掇夺嫡,事情传到了常端长公主耳朵里,长公主还派人千里迢迢送信给先帝,祈求先帝不要朝令夕改。

    庄庆帝感念这份恩情,登基后还派遣使臣去探望常端长公主。如今常端长公主有难,庄庆帝自然是施以援手。

    散朝后,庄庆帝右手食指敲了敲龙辇,似是不经意的问道,“清嫔如何?”

    德公公道,“回陛下的话,清嫔小主叫奴才给您带话。”

    庄庆帝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微微低下头,“什么话?”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听得这话,庄庆帝仿佛卸了力气一般,“她素来骄傲,若能早些低头,又何至于此。”

    1

    德公公一言不发的跟着龙辇,清嫔小主出身襄阳侯府,也曾是太子妃的热门人选。可惜清嫔小主自失了子嗣后便一蹶不振,若是那时清嫔小主能尽快走出悲伤,有陛下的恩宠,只怕如今这后位也轮不到卢皇后了。

    庄庆帝只松懈了片刻,又恢复成坚无不催的皇帝模样,“清嫔如今晋了位份,照例送些赏赐过去吧。”

    “奴才遵旨。”

    庄庆帝心里清楚,他和清嫔再也回不到过去在东宫的日子了,他作为帝王,注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也注定不能再儿女情长。

    失去皇子固然可惜,可是他更需要的是后宫妃嫔不断的为他诞育皇嗣。

    清嫔想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从一开始他就不该许给她。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西夏那边以四王子登基、三王子等人被诛杀而告终,常端长公主和成柔郡主也被顺利接了回来。

    庄庆帝与常端长公主再次相见,已是隔了六年了。

    庄庆帝轻轻摸了摸年幼的成柔郡主的脑袋,对常端长公主说道,“如今皇姐既然回来了,朕想着从前父皇在时为皇姐准备的公主府也终于迎回它的主人了。”

    常端长公主亦是感慨万千,“若非陛下体恤,孤和成柔怕是不能善了了。”

    庄庆帝不赞同道,“皇姐是天家贵胄,那区区西夏岂敢无礼。”

    又看向成柔,满是慈爱和关切,“既然皇姐回来了,不妨改成柔的郡主身份为翁主,我大周翁主,比那劳什子的郡主可强多了。”

    常端长公主眼底浮现出惊喜,“陛下若是愿意,孤感激不尽。”

    “皇姐这话说到哪里去了,父皇不在了,朕就是皇姐和成柔的依靠啊。”

    常端长公主再次庆幸自己当年做的对,没有因为八王聪颖而同样觉得要更换储君。太后和净元师太都是良善敦厚之人,善待敦厚之人,也会被其善待的。

    陛下天资虽不及八王,可为君者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天资聪颖之人,陛下这样的君主,便是极好的。

    姐弟俩又叙了会儿家常,见德公公拿着奏折进来了,常端长公主知晓皇帝又有事务了,便起身告退,带着成柔去拜见太后了。

    奏折是新任西夏国君连王派人送来的,无非是感念常端长公主和大周的恩情,待事情尘埃落定后亲至大周觐见。

    庄庆帝看了看,“罢了,好歹也是皇姐带大的,就先留他三分薄面,让赵青退到边境线上吧。”

    “对了,”庄庆帝又道,“叫工部把皇姐的公主府好好整饬一下,成柔往后就是我们大周的翁主,可不能怠慢了。”

    2

    “奴才遵旨。”

    前去拜见太后的路上,常端长公主拉着成柔的手,温和道,“这里就是阿娘的家乡,柔儿喜不喜欢啊?”

    没有那些居心叵测的兄弟姐妹,也不用再担心会不会有人来袭击,年幼的成柔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喜欢!”

    “等会儿我们柔儿见到了皇外祖母,记得要向皇外祖母问好。”

    “好~”

    常端长公主微笑着,心里却有些可惜三王子,那个孩子自幼不被其父王喜欢,又无人开导他,如今更是可惜了。

    等到了寿康宫,太后也是极为开心的赏赐了不少好东西。

    常平和常慧两位公主都才成婚不久,尚未传出什么消息。常端长公主从前在大周时便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与太后之间母女情分虽然不深,但时隔多年,常端长公主如今自己也是个母亲,体会到了太后对后宫的照顾和不易,心里头更是感激不尽,一开口,泪水便掉了下来。

    太后见常端长公主掉了眼泪,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先帝自己和几个姐妹感情甚笃,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不要生分了,对这个唯一远嫁的长女更是十分挂怀,临终前还叮嘱皇帝要多多关注常端长公主。

    太后一手搂着成柔,另一只手拉着常端长公主的手,感慨万千,“虽不恰当,可如今你回来了,这才是顶顶好事!”

    2

    常端长公主亦是点头,年少时被父皇宠着,以为有了爱情便可以不顾一切,嫁去了才知道,远离亲人是多么的孤寂无助。

    “儿臣不孝,叫父皇母后担忧。”

    “回头给你父皇烧柱香,也好叫他安心。”

    “儿臣遵旨。”

    平复了情绪后,太后道,“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