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夫人又美又甜 第45节 (第2/2页)
回入镐京,宫廷礼仪难免有些欠缺,你二人便先教些最基本的宫宴所需即可,其他的也不必cao之过急。” 话说出来两个嬷嬷也就心领神会了,相爷心疼夫人,不愿意太累着她,只要架势上看得过去就行。 差事交代了,他又看向阮阮,“那我就不在这儿陪你了,好好学,傍晚回来我给你带好吃的。” 这还有外人呢,阮阮教他嘱咐得不好意思,忙催他,“快走吧你,别耽误了。” 一路送霍修出了门,阮阮回来,立在两个嬷嬷面前气沉丹田片刻,做好了准备。 两个嬷嬷稍做商量,决定先从官眷坐立行走的仪态开始教起。 寻常宫宴上,城中贵妇们如何相互致意,如何朝高位命妇行礼,受旁人行礼时手放哪里,如何应对是为失礼,甚至行时步子迈多大、依相府夫人的位份应该同哪家夫人交好…… 诸如此类,竟都有讲究! 俨然就是那等级森严的朝堂官阶缩影。 阮阮一边眼前摸黑地学着,一边问:“那要是有不符合身份的人主动来同我交好呢?我不能搭理人家吗?” 李嬷嬷听着一笑,手轻轻在她不甚标准的手势上纠正了下,好心说:“夫人初来乍到,只需谨记一条,镐京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不论往后遇上谁,您心里得有杆秤才行。” 这也就是让她别同人平白无故地交心,是大实话,阮阮自己也懂,悻悻哦了声。 她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出门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同谁都谈不上闺中密友,若这会子主动凑上来要和她交好的,那多半都冲着她是霍修夫人呢。 名利场,不是为名就是图利。 学了会儿仪态,该到参拜高位命妇礼了,张嬷嬷瞧她额上累出了汗,便请她坐下先歇会儿。 “这部分要您记住的不多,相爷是王上跟前第一人,是以您只需学向宫宴主位和些许诸侯官眷行礼两种礼数即可。” 听听,都是行礼,却要分两种礼数,这还即可呢…… 阮阮暗自叹了声,顶着满脑门儿的汗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问:“主位那就是王后娘娘了吧?” 张嬷嬷顿了顿,说:“是,但也尽不是。” “嗯?” 见阮阮满面惑然,她又解释说:“往常宫宴都该是王后娘娘做主的,但咱们的王后娘娘现下领兵驻扎在齐国边境,不在宫中,所以此回宫宴,想必是隆安太后坐主位。” 阮阮听着,满脑子都是不可思议,王后怎么能不在宫里待着却跑去边境领兵? 但张嬷嬷显然没和她想着同一件事,又特地提点了句:“夫人届时拜见隆安太后,切记不要喊错了称呼,“隆安太后娘娘”这六个字一个都不能少。” 阮阮瞧她说得郑重其事,也上了心,点头嗯了声。 她这会子觉得那宫里的规矩也忒多了些,听着都要憋死人了,但回过头细品了品,总觉奇怪。 “太后娘娘”和“隆安太后娘娘”区别那么大吗? 阮阮没想明白,凑着傍晚霍修回来陪她用晚膳,左思右想没忍住,私底下问了他。 霍修正低着头,拿筷子给她挑鱼刺,听着轻笑了声,“难为你还能想到这么多。” 阮阮一听就两眼写满八卦,“难不成有宫廷秘辛?快说来教我听听。” “哪来那么多秘辛!”他挤兑了句,淡然道:“那实则就是个“亲”与“疏”的区别。” “隆安太后并非是王上的母亲,而是先王嫡母,王上供养着她,但将她从太后变成了隆安太后,所以“隆安”两个字不能少。” 霍修说着抬眸瞧她一眼,“明白了吗?” 阮阮脑子陡然转得很快,“原来是王上不待见她,那咱们天天在她跟前喊“隆安太后”,不就是故意怄人的?” 话音落,便教霍修手伸过来在脑门儿上弹了下,“这话在我跟前说就罢了,可别教旁人听见。” 阮阮低着头吐了吐舌头,辩解了句:“这种事,不用你说我也知道的……” *** 大宴当日是个鸿雁高飞的好兆头。 阮阮清晨起身洗漱梳妆,特制的锦衣华服上身,两臂松松搭一段儿挽肩,头发盘成了镐京时下盛行的孤月髻,眉心还贴上了一片雍容的牡丹花钿。 打眼儿一瞧,便是个地地道道地镐京贵妇模样。 她从屋里出来,到霍修跟前施施然冲他福了福身,拿捏着腔调说了句:“妾身来迟,劳烦夫君久等了。” 这几日的礼仪没白学,霍修瞧她嘴角浅浅弯起的弧度,低垂着眉眼,一举一动端庄齐整得都不像原来的她了。 他挑了挑眉,一把伸手拉过她揽在了臂弯里,“行了,我跟前不用你恪守礼节。” 霍修喜欢她放肆,也喜欢她爱玩爱闹爱笑,更喜欢她一言不合就亲他抱他,铆足了劲儿要往他怀里钻。 那么多乐子,可不能因为学个礼仪就让她学古板了。 他拉她出门,便走边嘱咐,“礼节都是给外人看的,我又不是外人。” 阮阮听着一乐,抿嘴憋笑嗯了声,“你不是外人,你是我内人。” 霍修:…… 外间车驾已准备好了,二人相携出门,一路穿过了大半座城,才到了外宫门口。 许是因今日大宴,外宫门戒备十分森严,外出半条街均有禁卫把守,马车到了跟前便得停下,百官都要自此下车驾,之后由内侍带领,步行进入内宫城。 这么大的阵仗,阮阮也紧着心起来,亦步亦趋跟随在霍修身后下马车,一路走得目不斜视。 只不时听他耐心提点句,方才打过招呼的都是些什么人,若她遇见对方夫人,该如何应对,尽都说得详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