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大靖朝一级退堂鼓选手  (第2/2页)
,怀疑自己听错了。“爹,你知道县衙有多大吗?”    二十圈有多远,隋遇连想都不敢想,只是听着就觉得腿肚子开始酸疼了。    宁国公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捋了捋胡须悠悠道:“那就先跑十圈。”    隋遇的俊脸瞬间垮了下来。    宁国公见状眉头一皱,沉声斥道:“还不快去。”    终究是父命难违。    隋遇长叹一口气,转身朝院外跑去。    罗润衣刚想抬脚跟上,就被宁国公拦了下来。“罗捕头,来!咱们俩继续切磋。老夫许久没有这般与人对招过,实在是酣畅。”    罗润衣看着隋遇的身影消失在院子拐角处,只得收回目光,温文有礼道:“今日有幸领教国公爷的枪法,果然霸道精妙。润衣便恭敬不如从命,还请国公爷赐教。”    “好,来吧。”    话音刚落,银光乍现,一柄长枪已破空而出。    罗润衣提剑相抵,眨眼间二人再次交上了手。    等到隋遇跑得大汗淋漓回到院子时,二人皆已换好一身常服,正坐在院子里谈笑风生,相聊甚欢。    宁国公看着坐在一旁努力平复呼吸的隋遇,倒是没有再出言讥讽,反而语气温和:“倒是比我想得有毅力,没有半途而废。晚上用过晚饭后,再继续。”    说完,起身离开了院子。    隋遇接过罗润递来的温茶,大口饮下。温热的茶水缓解了喉咙的干涸,他畅快得长舒一口气,虽然这么久跑下来确实累,但整个人一改之前的困倦,格外神清气爽。    “大人可还能坚持?”    “当然能坚持。”隋遇望着远处屋檐掩映下的东升旭日,视线微微放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过去没有学成的武功,我这次一定能学会。人哪有一成不变的,我也一样。”    罗润衣以为隋遇指的是他荒唐的过去,只有隋遇自己清楚,他是在说他自己。    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隋遇。    这一路走来,经历种种,铸就了如今的他。    隋遇在独自绕着县衙跑步时,想起了许多往事。    他回不去,只能朝前看。学武功也挺好,总不能白活这一世。    系统休眠已久,至今未曾现身。抛开那些任务和积分,隋遇难得能够活得踏实。    哪怕系统再也回不来,他也没了重生的机会,这辈子能有始有终,心无旁骛地走完它也是好的。    隋遇不愿再伤害,辜负任何一个人……    虽然宁国公提起练武一事,但是隋遇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破案。    恒阳王自离开县衙后,便在晏海县的东南角租了一处院落,默默住下。每日不是在街上闲逛,就是呆在院子里抚琴下棋,做些风雅之事。可谓是,将闲散王爷的派头做到了极致。    隋遇想不通这位蛰伏多年,意图造反的亲王究竟意欲何为?    若说他心机深沉,如此布局多年,临了却仿佛失了谋算,主动将自己暴露在隋遇眼前。可若说他鲁莽无脑,又成功地在皇上面前伪装了这么久。    隋遇思来想去,只猜测此刻会不会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假象,或许有些阴谋诡计已经在暗处悄然实施?    或者说,恒阳王舍不得多年的筹谋,打算孤注一掷,干脆起兵夺天下?    当隋遇将自己的猜测说给众人听时,宁国公沉吟片刻不赞同地摇头:“他虽然在各地囤了不少精兵,但真要与大靖的兵马打起来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你三哥统管京城御林军,你大哥镇守云南,你四哥坐镇西北,我如今也来了江南,江南总水军就在松江府,由你三哥管辖。他想反,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隋遇以前只知道自己的兄姐有出息,但没想到竟然这么有出息。    听完宁国公的话,他不禁咂舌,犹豫片刻嗫嚅道:“爹,皇上真得不怕咱们家造反吗?”    放眼天下,还有不属于隋家统领的兵马吗?    宁国公听到这话,两眼一瞪胡子一吹,抬手就朝隋遇后脑勺抡去。好在罗润衣眼疾手快,将人揽了过去,才避开这怒气冲冲的一掌。    “皇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怎会平白无故疑心忠臣。”宁国公斥责道。“若是皇上容不下咱家,你还有命坐在这县衙里当知县?”    隋遇见老爷子发火,小心翼翼地挪了挪屁股,朝罗润衣的方向又坐近了些。“爹,我这不是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吗?往后,这些话是断不会再说了。”    “隋家世代忠心烈骨,或许恒阳王就是因这一点,才故意给大人下套,害得大人声名狼藉。”孙一鹤接过话茬,意有所指道。    “你是说……”隋遇垂眸思索片刻,复又说道:“恒阳王是想通过我,挑拨隋家与皇上之间的关系。”    孙一鹤微微颔首,浅笑道:“中原大地富饶,周边外族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宁国公府可谓是大靖的定海神针,统帅着大靖朝半数以上的兵马。如今皇后执掌后宫,太子由皇上亲自教导。作为太子家的外戚,宁国公府安邦护国尚且来不及,哪里会造反?”    宁国公见隋遇面上依旧疑虑难消,呵呵一笑打趣道:“从前没心没肺只知道斗鸡走狗,如今失忆倒是长了不少心眼。”    他轻叹一声,说道:“六郎,外戚势大最易引来杀身之祸。皇上登基二十年不立皇后,不封储君,你当朝堂之上无人上书劝谏吗?我们做臣子的,尤其是武将,命之大幸不是生逢乱世,建功立业扬名千古,而是能在太平盛世中得遇明主。百年之后,隋家结局如何我无法预知,但既遇明主,我自当舍生取义,护河山稳固,保百姓安居。”    老国公一番话,道出了隋家几代兴荣之缘由。既有天命运势,也因赤诚忠心。    这天底下,总是有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人。    他们站在黑与暗的对面,如同夜幕中微弱零碎的星子。    星光虽渺小,却可汇聚成星河。盛大璀璨的浩瀚银河,光耀宇宙,直到黎明即起,才收起光芒隐于尘世。    历史长河,多少英雄如星芒湮灭于无边浩宇中。    隋遇看着宁国公面上那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心下感慨。他垂眸转念一想,忽然开口道:“或许恒阳王敛财屯兵,并不是为了造反称帝。”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隋遇。    “单靠他手里的兵马,造反一事实属不易。我虽然只见过恒阳王一面,但也觉得他不像甘愿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性子。要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人,自己得不到的,宁愿毁掉也不愿他人拥有。”    罗润衣扬眉:“大人是指?”    “或许这位闲散王爷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皇位,而是搅乱这天下。”    隋遇的话倒是点醒了在座的人,尤其是宁国公。他一直觉得,恒阳王这番以卵击石的作为不足为惧。此刻听了小儿子的猜测,心里不由一紧。    逍遥散为祸大靖,暹罗东瀛更是牵涉其中。    暗地里进行的逍遥散生意已暴露,疑似心腹的倪怀风与背后的忘忧教也皆已抓获。恒阳王本该如同走到绝路的困兽,却整日悠闲自得仿佛真是来游历江南美景一般。    若是真如隋遇所言,那这位恒阳王的背后只怕藏着更可怕的阴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