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一百六十六章 问策於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问策於卒 (第1/2页)

    关羽亲验完毕,下令散去众人。

    乡勇散去,关羽向李孟羲走来,在李孟羲面前站定。

    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身前的小人儿,关羽神情有些复杂。

    “孟羲,真不知你师承何人,你年纪轻轻,军阵一道b关某更要强上三分,”关羽手抚长须,轻声叹息着,看了李孟羲一眼,“与你相b,某远不如你。”

    关羽心情很复杂,即有阵法大进的喜悦,也有被一个孩子所超过的尴尬以及自惭形Hui。

    听出了关羽话语中的失落萧索之意,李孟羲一个机灵。

    和长辈或前辈一起谈话时,当长辈自嘲时,可万不能傻乎乎顺着话迎合下去。别人自嘲是别人的事,你赞同别人的自嘲,是打别人的脸。

    李孟羲深知此理。

    “哈,关将军说笑了。”李孟羲哈哈一笑。

    “将军说我JiNg於军阵之道,却是看错我了。”李孟羲连连摇头,矢口否认。

    “将军当真以为,我一h口孺子,兵法能胜过将军?非也!”

    李孟羲不肯承认他兵法b关羽强这件事,不单单是为了给关羽面子,李孟羲也是实话实话而已。

    “我能看出将军阵法疏漏之处,非是我学识JiNg深,而只因一事。”

    关羽来了兴趣,他丹凤眼微眯,“因何一事?”

    李孟羲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将军岂不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耳?”

    “将军囫囵局中,而我旁观在侧;将军成阵,要着眼全局,而我只着眼微毫之疏,如沙中取珠,粟中捉鼠,故此易也!”

    “想来若是孟羲演阵,而将军旁观,我不如将军甚矣,关将军又何必自惭难当?”

    李孟羲一番开导之言,他用词谦卑,直说能看出关羽阵法的疏漏之处,不是因为他李孟羲有厉害,只是因为在旁观的角度,看的更清楚罢了。

    而且若论兵法,李孟羲说自己远不如关羽,若换李孟羲演阵,而关羽旁观,位置如此一颠倒,关羽又何尝不能给出b李孟羲多的多的阵法改进的建议呢?

    李孟羲给关羽上呈两策,假如换李孟羲指挥乡勇们布阵,那会是灾难X的一幕,那麽关羽会给李孟羲二十个建议都不止。

    李孟羲说的有道理,关羽听完,面sE稍霁。

    李孟羲给关羽找了个完美的台阶,於是关羽心里的那一丁点芥蒂没有了。

    关羽点了点头,“孟羲,明日再演阵,你且在旁一观,但见丝毫疏漏,务必告知於我。”关羽很认真的相邀。

    李孟羲却笑着微微摇头,“将军眼光,却是窄了。可助将军改阵者,又何止是我?

    岂不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一人之智,不如两人之智,你我两人之智,又怎抵众人之智?”李孟羲连连摇头。

    说着李孟羲目光炯炯,他抬手指去,“军阵之事,将军若是去问他们,必多有补益。”

    关羽诧异,他顺着李孟羲手指的方向去看,“……孟羲是说……乡勇?”关羽错愕。

    “正是。”李孟羲看着关羽,认真的点了点头。

    李孟羲很认真的说的,毕竟,乡勇们也是历战之卒,他们打了不少仗了,身处阵战第一线,阵法哪里有能整改的地方,他们最有发言权。

    关羽听到李孟羲说,去问乡勇们该如何改进阵法,关羽闻言,仰头哈哈大笑,边笑边摇头,“羲儿,说笑了!”

    李孟羲被关羽笑的m0不着头脑。

    “将军於阵外演阵,而众乡勇身在阵中,若论身感T悟,将军或许,还不如他们。”李孟羲悠悠说道。

    士兵就没资格谈战略了?非也!

    当年抗美援朝,就是一个美国小兵发现了我军携带的口粮只够七天,从而有了礼拜攻势,给我军制造了大量麻烦。

    李孟羲不仅有前世可为师,更有未来的事可未师,这是关羽所不能及的一点。

    李孟羲看着营中忙碌着准备收帐篷行囊准备拔营走的士兵,他开口道,“将军麾下众乡勇,已是历战之卒。

    他等虽无大智,然,其冲锋陷阵之时,於战阵之变,其身感T悟,恐尤胜於将军。”

    “将军若不耻下问,纳众人之议,必能优劣得所。”

    关羽讶然的低头看着李孟羲,而後,关羽细思之後,发现李孟羲说的其实很有道理。

    关羽转头去看了看散的七零八落的收拾着东西的乡勇们,然後又转回头看李孟羲。

    道理虽是这麽说,可让关羽去问麾下士卒该如何更好的改动阵法,关羽迟迟下不定决心。

    人人平等,只有後世才有,官兵平等,也只有後世才有。

    而今是东汉末年,社会风气是贵贱分明,军中上下级更是等级森严。

    一军主将,不顾身份去向小卒求教,关羽着实拉不下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