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第1/1页)
    夏明双:“三姐,这才多少钱啊,往后赚不完的钱呢。”    顾三姐心生向往,赚不完的钱,那……那可太好了啊。    她当即就拿出来,打算给孩子们压岁钱,一人一毛!    这可是大手笔,除了夏明双没人舍得给孩子们一人一毛钱的压岁钱,一般家庭都不给孩子压岁钱,即便给也是一分两分,五分顶天。    夏明双手里有钱,加上现代灵魂大方惯了,总觉得两分五分拿不出手,总也得给孩子们一毛压腰吧?    她不让三姐给,三姐却不同意。    顾三姐:“我要是没钱,你让我给我也给不出,我有钱,我想给就得给。”说完,她还加了句玩笑话,“放心,我就给这五个孩子,其他的不给,我刚离婚,且穷着没钱呢,来年再说。”    夏明双笑起来,三姐真的是越来越开朗,现在时不时就说笑话。    人多力量大,他们下午就开始剁馅儿包饺子,到傍晚就已经包了三大盖垫,足够全家人敞开肚皮猛吃的。    往年顾老婆子都是让顾云山和夏明双带着孩子们以及家里的rou菜面去那边一起包饺子吃饭的,美其名曰团聚,一家子一起过年,其实就是为了霸占大房的面和rou。    顾老婆子嘴上说得好听,让孩子们敞开吃,可其实除了大壮,苗苗二壮小崽崽是吃不到几个的,原主要讨好公婆,哪怕顾云山想多给孩子们几个吃,她还觉得他一个知识分子多吃多占,丢人!    云山要是恰好出差不能回家过年,那她和孩子基本都捞不着几个饺子吃,纯粹大冤种做奉献的。    今年顾老婆子也趁着顾云山过去和顾老头子、兄弟们一起去上坟的时候说了一下,顾云山拒绝了。    他之所以还去祭祖,是因为他对奶奶有感情,那是一个很明事理的老太太。奶奶活着的时候,养父母不敢对他太差,让他去读书其实也是奶奶拍板。    他去祭祖,可不代表他愿意和老顾家一个锅里吃饭。    顾老婆子就知道他是真的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也只得抹泪叹气。    想想顾云山家那一大缸rou,那一大缸细面,那小山堆一样的白菜,他们家吃饺子真的是敞开肚皮猛吃啊。    自家呢?    就算分了rou,可能有多少?她和老头子、宝山、银山、玉莲顶多一人一平碗,还有媳妇和孙子孙女呢?    老四家两口子也跟老大家学,说分了家就不一起吃,哪怕过年都不一起吃,真是混账东西,白眼狼!    不就是仗着他们人少,怕大家庭沾他们光吗?    真是一分家就没了爹娘,人情味儿都没了。    夏明双家除了三大盖垫饺子,另外还做了菜呢。    他们计划着六点钟先吃菜喝酒,不吃主食,单纯吃rou吃菜让家人吃到撑,然后等晚上11点以后再下饺子迎年。    这可相当奢侈了。    今年顾云山还带回来一挂鞭炮,夏明双供销社也买了一挂。    之前提倡过革命年,简单不要迷信风    俗,可乡下人哪里懂那么多?除了个别好表现的干部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但部分大队、生产队干部也都稀罕过年呢,没有一挂鞭炮,那整个生产队买两挂,全村人一起热闹放一放,那不是也是喜庆事儿么?    过年不放鞭炮,总是少了点年味儿。    夏明双让顾云山把鞭炮拆开,一挂变两挂,这样除夕放一挂,初一放一挂,等财神日、观音诞等再放一下。    一家放,全队响,大家也跟着一起喜庆,大吉大利。    夏明双和顾三姐在屋里炒菜,顾云山领着孩子们出去放鞭炮。    小崽崽既想看还害怕,就让苗苗帮他捂着耳朵,躲在大门里面往外瞅。    胡同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大人孩子,都是过来看放鞭炮的,这会儿大家饭都吃不饱,一般人家可没钱买鞭炮,过来蹭蹭喜气也是好的。    顾念军用杆子挑着鞭炮,大壮举着马灯挂在大门旁的树杈上照明,二壮上蹿下跳,很想用香点鞭炮。    顾云山自然不肯让他动手,万一嘣着可不是玩儿的。    顾云山亲自点了鞭炮,炮仗噼里啪啦地响起来,清脆震耳,女人们纷纷捂着耳朵,男人们则故意张开好好听,感觉多听一会儿,听得声音越大就沾光越多。    鞭炮有哑炮,或者掉下来的,小孩子和男人们就在地上寻摸,找到以后有的可以直接引燃,有的引线太短可以剥开把火药摊出来用香点燃,那就呲花一样。    放完鞭炮,    夏明双喊他们回家吃饭。    二壮:“回家喽,吃红烧rou咯!”    小崽崽学着样子喊道:“回家咯,吃煎带鱼咯!”    苗苗也难得炫耀一回,“回家咯,吃韭菜炒鸡蛋咯!”    大壮觉得他们太幼稚,可不好意思这样说,只学着爹的样子保持表情平淡,迈着大步回家啦。    夏明双之前请赵菊英一家三口过来吃饭,如果是以前赵菊英就同意,可现在因为顾彩虹越来越气人,她就没同意。    在养女认识到错误以前,她不打算让她出去丢人。    之前去夏明双家吃蛋糕,养女就够没礼貌的,她不想再有第二回,得罪人。    人家请自己是情分,不请是本分。    夏明双就让顾念军在家里陪奶奶吃饺子,吃过以后再去找大壮他们学习,顺便就一起再吃一顿。    顾云山高兴,会给孩子们讲过年的一些知识和故事,乡下孩子哪里听过这个啊?老师也没那么博学,很少讲故事,所以他们都爱听,一点都不想错过。    夏明双家的年夜饭很丰富,除了孩子们说的,还有小鸡炖蘑菇、炸小鱼、炸蘑菇、炸丸子、炸春卷、大黄鱼、凉拌海带丝,凉拌海蜇粉丝,卤rou拼盘,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呢。    除了丰盛的饭菜,还有好酒,给孩子们喝的罐头甜汤、自己做的果汁等。    蘑菇和海蜇是宋延民送来的,夏明双也带着大壮几个孩子去娘家送了年礼,顺便也给宋延民送一份,生意伙伴,有来    有往合作愉快。    宋延民这个年底也定亲了,来年龙抬头之后春耕之前结婚。    二壮举起大茶杯,笑呵呵的,“干杯,干杯,不醉不归!”    夏明双轻轻敲了他一下,“哪里学的疯话。”    二壮:“座山雕!”    大壮:“座山雕没说!”    二壮就在炕上站起来,“爹娘、三姑,哥哥jiejie弟弟们,我给你们唱一段智取威虎山,还请评鉴……”    说着就举手抬足起范儿,拿腔捏调开唱,竟然有模有样。    夏明双看向顾云山和三姐,这孩子什么时候学的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