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11页)
。一开始我都带着那一边高一边低的眉毛或两边眉型弯折角度不相称的脸去上班,当时的同事也都非常善良,没有一个人笑过我,也或者大家都无暇去注意一个nV同事的眉毛。我一直记着那「眉毛很重要」的化妆理论。 没有病患的时候,我会默默地观察同事们。思瑜,是我早就认识的。而组长总是亲切笑眯眯对待着病患和同事们,她总是最早到治疗室也是最晚离开的。子琦,是除了思瑜和组长,我最先注意到的nV同事,她身材高挑修长、肤质白皙透亮不输我那前室友「李千娜医检师」,也和她一样,会画着眼影眼线腮红来上班,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悦耳带着一点娇气,举手投足间流露着像空姐的优雅气质。我想,美丽的人事物,不论到哪里,总会先x1引人们的目光。 nV同事中,除了思瑜,全部都和我一样已婚。新工作的第一个礼拜,我除了一位男同事因为休假,其余的同事都见到面了。 或许是职能治疗师养成的过程,亦或是本身个X使然,我很习惯的会去从每个人的言谈中和观察每个人的行为来搜集他们的职能角sE资料,他们喜欢什麽?兴趣是什麽?生活圈里有谁?和谁一起住呢?工作是什麽?生活步调是怎麽样的呢?有怎麽样的生活习惯呢?我透过这些言谈内容、语调、说话模式、肢T动作、行为气质来逐步认识每个人,建构我脑海中的社交地图,储存在大脑里。 我和彦凯聊起谁或我们共同的朋友时,彦凯常惊讶地说:「你怎麽能记得这些小事呢?我都忘了有和他们吃过饭呢,更何况那些谈话内容。」 我或许容易对人投入感情,不自主地想去认识与了解他们,我对人的记忆,不会只有话语言谈,还常伴随着当时的情境、感觉,感情X的记忆起来。 彦凯不只一次对我说:「那是因为你很单纯又可Ai的缘故。我喜欢你谈起某些人或某些事,那种眼神清澈眉飞sE舞的样子。」 「是吗?」单纯的人会去记得一些枝微末节的事吗?可Ai的人会不时反刍听到或见到的人事物吗? 1 见到家翔时,已是到职好几天後的事了。 「玮婷,你之前在教学医院有完成PGY了吧?」他走到我办公室的座位旁,开口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挑染着暗褐sE的头发、温和带有磁X的声音。 「对,完成了。」我注意到他那一双和发sE相近的暗褐sE的瞳孔。 「那你在我们这边就不用做PGY,逃过一劫。」他露出微笑,半开玩笑的对我说。 我试着回想几年前在知名的教学医院PGY的过程,确实有些辛苦的回忆涌上来。 除了治疗患者,不时参加各种跨领域会议後写着学习心得、搜寻着文献期刊要做报告,抓紧时间追着指导老师讨论个案报告。除此之外,还有医院营运压力而来的个案量绩效压力,也面对着许多制度下人X面的利益纠葛。两年期间的PGY,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些层面是一定有的。但是同一时期,我也感到相当旁徨。那个时候,我常在想「为什麽要当职能治疗师呢?」「助人的行业为什麽做起来却不是这麽一回事呢?」我评估着一个个儿童的发展,写着一份份发展报告,但是我没有时间好好向家长解释他们的孩子怎麽了。我在吵杂且有些拥挤的治疗室中带着幼儿玩串珠、将幼小的孩子抱坐在治疗球上轻轻摇晃给予前庭觉刺激,他们的家长在门外等候,治疗结束时,下一个孩子也已在一旁等候。 我穿梭在一间间病房间,站在一床床病床旁,看着cHa管无法言语或意识不清的病患,老的少的,躺在淡绿sE的床单上。「他们是谁?为什麽在这里呢?」这些资讯在病历上全部转换成简短的医学名词呈现。我跑病房床边运动所带的弹力绳、握力球显少派上用场,大多是为病患做被动X关节活动运动。 骑重机的帅气大男孩车祸严重脑伤虽睁着眼却无法做出任何反应、高龄八十三岁的NN脑出血一直意识不清的沈睡着、正值青春年华的少nV尝试烧碳自杀醒来後四肢关节僵直地躺在病床上,我觉得她的痛苦可能不亚於她之前想自杀的痛苦。他们的生命可能都暂时画上了休止符,但往後他们与家人的生命乐章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曲调。 当时的男朋友彦凯带我出席他的社交圈时,向朋友介绍我的职业时,有些人会露出「哇!好厉害!」的眼光,但我一点也没为此高兴过,相反的,我甚至每天都在想「如果不当职能治疗师,我还能做什麽呢?」「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麽?」诸如此类半消极半逃避现实的问题,但心中一直没什麽肯定的答案。 1 大学的授袍典礼上,教授勉励我们「莫忘初衷」。直到有一天彦凯帮我找回那些有关初衷的记忆。 「老实不瞒你说,我当时其实正在评估要追哪一个nV生。」交往没多久我问他为什麽喜欢我。 「所以我是你评估JiNg密计算後的结果吗?」我笑着回应他。 「那时候我问你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你跟我解释了一堆职能治疗的事情,我没有一项听得懂,但是你的眼神是发亮的。还有有一次,我约你去爬山,结果半路下大雨,我们淋成落汤J,过程中你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任何不悦的表情。我喜欢你单纯的快乐还有认真於当下的每一分一秒。」 从那以後,我慢慢找回想要单纯好好当一名职能治疗师的初衷。 这位我最晚才认识的职能治疗师同事,我观察到他在众多的nV同事中,有两种称呼方式,有些nV同事会直呼他的名字,有些nV同事则称呼他「学长」。我听思瑜都喊他学长,於是我也先跟着思瑜一样,称呼他学长。後来知道他和我毕业同一所大学,而且工作年资深厚之後,那麽「学长」的称呼最恰当不为过。 第三节 「你晚餐回来吃吗?」我传line给彦凯。 「可能又没办法了......」 「恩,好。」 1 我多次把彦凯的晚餐冰到冰箱之後,我决定每天在下班前先问他要不要回来吃晚餐,再决定要不要下厨。如果他不回来吃晚餐,我就得把那个冰箱里的便当吃掉,不然会浪费食物。 彦凯是个可以三餐都吃一样东西的人,认识他的时候,他中午吃着某家快餐店的r0U丝炒饭,晚餐也到那家快餐店点一份r0U丝炒饭。 「你喜欢吃那家的r0U丝炒饭?」有这麽好吃吗? 「恩,不难吃呀,而且很近,就在对面而已。」 他连续吃着同一家的r0U丝炒饭长达一个星期。後来我在一家咖啡店翻到美国职bAng日籍选手铃木一郎的采访介绍,他日复一日中午都吃着咖哩饭,因为这样就不用去想要吃什麽的问题,把时间和JiNg力花在规律自律的训练。不过,彦凯选择一直吃r0U丝炒饭和铃木一郎一直吃咖哩饭的出发点,或许不太一样。彦凯不是因为需要严格自律,而是没想这麽多。 刚开始交往时,他会查一些餐厅地点,约会一阵子後,他就不再查什麽餐厅或咖啡店、小吃店。 「因为我发现你想吃的食物会一直变,我根本抓不到,所以我想你直接告诉我你想去哪里,我带你去这样b较务实些。」他这麽说。 我会有喜欢吃的东西或喜欢的店家,但是我更喜欢嚐鲜或探险。那家店没进去过,我就会想有机会的话要进去看看。在书店翻着日式小菜、法式咸派、义式面食的书籍时,我就会想这些食物到底是什麽样的味道呢? 德国蜜月旅行时,早餐、午餐、晚餐吃的都是面包、面包、还是面包,第三天我问了德国朋友:「你每天都吃面包不会腻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