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23 (第4/4页)
文明占据了所有,遍地都是文明的痕迹,只有极少数不被观测的地方没有受到覆盖。到了这种程度,如果不能将文明里主导生物灭绝,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将文明覆灭吧。说起来我所知道的印象最深的神话,就是最初由两个存在繁衍生息,然后最终子嗣遍布大地。 栅乌市市如其名是座城市,无论贫民区还是这里,都不存在有关农村的一点痕迹。也就是说实际这世上的农村我还没亲眼见过,只有那些在网络流传了已经很多年的图片。我依照文字想象不出那里的模样,以及那里的季节变换,时间是怎么走过一天的,我都不知道。 似乎也不必知道,世人怎么能去了解所有已经过去的历史呢?只剩只言片语描述的事物可不比这个这个少。不能将这些翻阅,仅仅只是没办法去做而已。 城市没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要说最显眼的绿色得是人工种植的树林。什么样的区域该是什么样的东西,大概早就已经被规划好了。行人不会在城市街道上发现野花野草和河流,除非他们有心往特定的地点去找。 农作物的主要来源似乎是全方位集中管理,在一个固定的地点用科技知识将收益最大化什么的,据说是因为近年来城市附近的土地营养流失,收成少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栅乌市按网络上的记录应该有几座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但产出却还是难以填补需求,不然也不会隔一段时间就对超市或集市上售卖的物品进行涨价。 无人居住的烂尾楼、破败的遗弃旧址,这些都是只出现在书里的东西,从很久以前就是这样了。世界的人口总数实在过于夸张,以至于星球上能供人居住的地方都已基本被占满。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获得安置,那些曾经被抛弃的地方还有占地无用的地方,都逐渐得到了重置。 贫民区的每栋楼,无论看起来有多么的污秽和破落,里面都承载着过量的居民。除此之外,桥洞、二十四小时开放的超市、地下停车场、警察局、公园上的长椅……甚至是每一棵树下都能找到无家可归的人。但是现在那幅光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五年前的灾祸带走了大部分没有适应和生存能力的人,即使某些时候再往那里看去,也只能看到零星的路人和空荡荡的一片而已。 传言许多年前会出现的世界末日,似乎如今才展现其征兆。不知是要责怪糊涂的前人弄错日期,还是要为自己能在这末世中有责怪糊涂的前人弄错日期的想法而感到无语……虽说这两者似乎也并不矛盾,只是无法让最后的狂欢开场,当然大概没有谁为此有所期待。 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未来,这话貌似从抱怨升格成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用了。我看着近年来网络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这句话,想着有没有谁在现实中也那么说过,但也只能回忆起意思相近的其他那些,大概这句话本来就不怎么合乎常理吧。 都说今时不如以往,现代是极为特殊的时代。但我一开始就身处这个时代,所以缺少了认知中极为关键的对比,很多了解还是只停留在文字上或他人言语中的描述。要说例外当然是刚来市中心时的那片老旧街区,那里的某些店铺甚至我以前生活的地方都没见过。我心目中与现代这个词汇最遥远的地方,野花野草和林木都像是天然形成的,明显没有其他地区齐整又同样。 或许那日甜品店的玻璃窗由雨迹所描画的图案终于在记忆中被我解读,我突然认识到了时刻存在着的只有现代才可能出现的事物——“蕴藏于所有印象中的时忆”……不用中二的词汇来说就是网络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记录在案的时间。新闻的日期、分享这些那些的日期、笔记的日期……所有的一切哪怕是无心的也包含在内。 如果想要得知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以前会是用笔划来书写的日记本,上面会标识着那天的日期。除此之外就是真的很深刻了,重要到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也仍能将准确的时间道来。 然而这终究也只是少数,大多时候只是能模糊记起当时的感受而已,某年也许可行,某月某日相当准确了,那如果是某时某分,甚至某秒呢?日记本上也不会精确到这种程度吧? 新闻的日期、分享这些那些的日期、笔记的日期……如同世人共有的日记本,笔划到清晰到可以将模糊剔除,即使对于当时的感受很陌生,也无法否定那个感受上面连携着的时刻。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那不是几年、几月、几日的虚幻,而是几分几秒的真实。 原以为过去很久,还以为才刚开始。感性印象受到理性认知冲击,偶然回忆起的不再是那些美好的被薄雾包围的瞬间。这是现代特有的带有审判意味的视角,只是认识到这个事实的瞬间就会肯定它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特殊性。 不会泛黄的书页记载着无数时代、无数日记与无数印象,宛如文明走到尽头后所留下的史书,在以后的岁月中等着被不知名的来客拾起。 假如趁着一切都还没结束的时间里,执笔者争前恐后的往空白处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又能否将那刻的心情传递?走过漫长历史的证明唯有那时间的标识,千变万化的字迹浮动映现着歪曲的遗迹,在尚未等到风化以前,无论何时都能瞧见。 从熟悉的床上转醒,第一眼望到的天花板已是常事。睁几次眼又睡回去,再惰懒过会挣扎是总会用到的提前适应。强迫自己醒来的瞬间行动只能带来恍惚和眩晕,那种体验还是得尽量避免……当然还是要保证足够清醒的状态下,类似闭目养神的那种,不然可能会经历一次附加的时间跳跃。 闭着眼伸手在床上摸索手机,因为清楚记得昨晚太过疲惫又靠着枕头所导致的强烈困意,手机没有被放到桌子那里。闹钟还没响,天空覆盖着一层浅灰,差不多是快要到黎明的时候。 一觉睡到大天亮、太阳晒屁股……于我而言都是很陌生的词汇,我很少有过这样的体验,像这种间歇性自然醒才是常态。我时常担任着闹钟的闹钟,即便我没有故意这样,毕竟我很想听到自己认真挑选的铃声。 凌晨五点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为不用考虑要不要再睡回去。只是需要提前一会进入状态,反正再过不久就会听到于晨间回响的杂音。 找家教的群聊谈一如既往聊得挺起劲,比校园群还要多的聊天信息让我没有点进去的欲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无论哪个群聊都在传递着这个信息。情景类似是最初暴乱的时期,满天飞的末世言论,世人又拾起了被遗失的心情。 清晨将要落下的天光又一次被阴云所遮挡,积雨云将至未至的雨水停留在原地不知何时降下。天气预报里显示着唬人的大晴天,没关窗帘的房间照不进来一点光亮,薄雾笼罩城市又将眼眸遮掩,然而白日下谁人补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